非洲菊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作者: meilin
位于: 园艺花卉

非洲菊的常见病虫害包括:

茎腐病

非洲菊的根茎部若长期潮湿和通风透气不良,易引起茎部腐烂,一旦发生,传染非常快,防治不及时可能导致毁灭性灾害

防治方法:清理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及时清除老叶、病株和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对发病处的土壤进行消毒或换土。

生长过程中,可定期向土壤表面撒施硫磺粉,可抑制病菌的生长;采用高畦栽培和滴灌栽培方式,可有效防止茎腐病的传染;应以预防为主,定期喷洒杀菌剂;定期喷洒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00克敌克松加200克甲基托布津与100千克中粗沙拌匀,围绕根茎周边撒施,进行防治,治病期间要严格控制水分,必要时可1周施1次,连续2~3次。

绵疫病

主要侵害非洲菊的地下部分,被害部分腐朽,渐渐消失,根茎部呈暗褐色枯死,在环境多湿时容易发生此病。病原菌为卵孢子和厚膜孢子,在受害植株或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染病植株,并销毁;灌注铜汞制剂。

菌核病

春天侵害非洲菊植株的下部,使其变为灰白色而干枯或表皮腐烂,受害部分产生白色的菌丝体,后期可在茎杆内外见到鼠粪状的黑色菌核。病原菌以菌核状态越冬。春天孢子飞散传染,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6~25℃。

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种植非洲菊;株行距不宜过密,以便通风透光;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发现病株应立即清除并烧毁;灌注汞制剂;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炭疽病

最先出现在非洲菊老叶的夜尖和叶缘,随后扩展到叶片中间,严重时嫩叶和茎杆均会感染。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并销毁病株;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连续2~3次。

病毒病

非洲菊染病后,植株叶脉间失绿或全部变黄,形成不鲜明的黄绿色斑,新叶变窄。在高温时期斑纹不明显。染病的植株生长衰弱,开花数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时植株会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并销毁病株;预防手、工具等引起的操作性传播;及时清除传染病毒的媒介蚜虫和介壳虫。

白绢病

非洲菊感染此病后,首先地际部分呈暗绿色水渍状软化,然后逐渐变褐枯死。根茎表面产生白色菌丝和褐色的小米粒大小的菌核。病原菌在土壤中以菌核状态越冬,翌年发生菌丝而感染。其发育的最适宜温度是32~33℃。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和烧毁病株;重新更换栽培土壤;用20倍石硫合剂灌注。

霜霉病

染病的非洲菊最先表现为叶柄、叶脉变黑,而后发展到叶片变黑腐烂。在空气湿度大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

防治方法:平时要注意植株的通风透光;发病时用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一周2次,连续喷3周。

叶斑病

是非洲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被侵染的叶片开始出现紫褐色斑点,而后逐渐扩大成圆形、近圆形病斑,直径1~7毫米,中央暗灰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有时病斑组织开裂形成穿孔。其病原有菊尾孢菌、菊叶点霉菌、壳针孢菌等真菌。由于病原不同,症状表现略有差异。由菊尾孢菌引起的叶斑病,在病斑边缘有稍隆起的褐色浅纹,病斑两面有不明显的暗绿色霉点。由菊叶点霉菌引起的病斑具有同心轮纹,其上着生黑色小点。一般在阴湿、阳光不足、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条件下发病严重,氮肥使用过多也易引起此病害发生。该病多于5月下旬开始发生,7~9月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盆栽非洲菊应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适当使用农家肥,或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集中销毁,以控制病害传播和蔓延;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最好在摘除病叶后喷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蚜虫

主要危害非洲菊的心叶和花瓣等幼嫩组织。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7天1次,严重时可3天1次,连续3次。平时以预防为主,而且要避免花期用药,否则影响花朵质量。

螨类

虫体小,肉眼难辨,危害严重,可造成非洲菊的花瓣失色,甚至不舒展,全年均可发生。可用三氯杀螨醇、克螨特等药剂防治,还有哒嗪酮具有较好的杀螨效果。

菜青虫、白粉虱

可用敌敌畏、锌硫磷、甲胺磷防治,但只用一种药易时害虫产生抗药性,最好轮流使用。对于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可用有机磷农药与万灵水加菊酯类农药混合使用。

斑潜蝇

4~5月、10~11月为危害高峰期,可用1000倍潜蝇净或含A-V菌素农药如爱福丁、阿巴丁或杀虫双加杀灭菊酯混合使用进行喷杀。

圆形盾蚧

常聚集在非洲菊的叶片背面的叶脉周围,成虫固定于老叶叶脉、叶柄和茎杆上。可用500~800倍液的万灵、甲胺硫磷或氧化乐果与敌百虫的混合液喷杀,并注意要充分喷洒到叶背和茎杆上;也可人工剪除虫害严重的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