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深度体验意识流

作者: meilin
位于: 心理性格

第三人称意识流小说给人窥探他人内心世界的新奇感,甚至能从小事情获得满足。

《烧马棚》讲述的是一个十岁小男孩对父亲作恶左右为难,内心受良心和亲情双重煎熬,最终不堪折磨,离家出走的故事。

可以将这部短篇小说视为独幕剧,分为三个序列,并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场景。

小说以治安官借用小镇杂货铺审理烧马棚事件的场景作为开始,这也是第一序列的开篇。父亲斯诺普斯与邻居发生矛盾,以烧毁对方马棚作为报复。他要求孩子撒谎做伪证。小孩一方面不赞成这种野蛮行为,但又很在乎亲情。他内心纠结,不知道怎么办好。但治安官认为孩子太小,不能作证,因此以驱逐斯诺普斯全家离开此镇作为终审判决。

在开篇场景之后紧跟一个小场景:小男孩被其他孩子骂“烧马棚的贼”,觉得受辱,扑上去搏斗,落得个嘴啃泥,反映出他的强烈自尊心。

故事的第二序列分为两个场景,讲述全家赶着马车去另一个农庄的过程。第一个场景交代了家庭成员的情况,如母亲懦弱,姨妈不管事,两个姐姐愚笨等;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小树林里宿营,说明父亲热衷于烧别人马棚的深层次心理原因。

故事在第三序列达到高潮,围绕父亲弄脏庄园主的地毯,通过四五个小场景逐渐加快节奏,直至父亲再次决定烧毁马棚报复农场主。尽管小孩全力阻止,但仍然没能避免悲剧发生,并且在浓烟升起时听到枪声。

故事以小孩离家出走作为结束,留下父亲和哥哥是否被农场主枪杀的开放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