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危害夹竹桃的常见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丛枝病、夹竹桃蚜和堆蜡粉蚧等。在日常的栽培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及时防治为辅。应选择无病健康植株上的枝条进行扦插或压条繁殖育苗。注意排除积水,做好肥水管理工作,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经常清除地面上的落叶和周边的杂草,以减少病菌的来源;栽植密度不宜过大,以保证合理的通风透光条件;科学管理,不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一旦发生病虫害,可按以下所介绍的夹竹桃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及时的防治:
夹竹桃褐斑病
此病害在南方地区较为常见,能引起夹竹桃叶片枯萎早落。该病的病菌多从夹竹桃的叶尖、叶缘处侵入。发生褐斑病的叶片上会产生紫红色的斑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上面还有隆起的轮纹。病斑为褐色、较宽。
后期在染病部位产生丝状小霉点,常会引起叶片枯萎。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过冬。分生孢子借助风雨等传播扩散,条件适宜时从植株的伤口和自然孔口处侵入危害。在植株有伤口、苗木生长过密、留苗床缺乏管理的状况下及生长势弱的植株上容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在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发病初期可给植株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
夹竹桃丛枝病
是夹竹桃的主要病害。当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时会丛生许多细弱的小枝,致使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染病的小枝又会抽生小枝,新抽出的小枝的基部肿大,呈现为淡红色,常会簇生成团。小枝冬季枯死,翌年在枝旁又会产生更多的小枝,如此反复发生,最后造成整株枯死。
引起丛枝病的病原菌是类菌质体,其在病株枝条的韧皮部越冬。染病植株全株性带病,有些与病毒相似。病菌通过无性繁殖传染,叶蝉也可帮其传染,类菌质体在叶蝉体内可以繁殖。苗期发病少,5年以上的植株发病较常见。
防治方法:在个别枝条开始表现病状时,要及时剪除并销毁;发现蚜虫、叶蝉类昆虫危害时,应及时杀灭;发病后可用四环素等抗生素防治——可在树干基部的病枝一侧的上下钻两个洞至木质部,用注射器将1000~2000单位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缓缓注入,注入量根据植株大小、病情轻重情况而定,一般每株用量为30~50毫升。
夹竹桃蚜
以成若蚜密集于夹竹桃的嫩枝、嫩叶上,吸食其汁液危害,造成叶片僵化,花朵变小或开花不正常。
防治方法:保护和利用夹竹桃蚜的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等)进行天然防治,须注意的是在天敌较多时要避免使用农药,以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效果显著;如果没有利用天敌防治的条件,可喷洒10%的吡虫啉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20%的氰戊菊酯乳剂4000~5000倍液,或25%溴氰jv酯(Deltamethrin)乳油3000倍液,或鱼藤精1000~2000倍液防治。
堆蜡粉蚧
多集中在夹竹桃的嫩叶、叶腋和叶片基部刺吸其汁液进行危害,致使枝叶扭曲,叶片皱缩。该虫以成虫、若虫在枝条裂缝和卷叶内等处越冬,次年春天开始活动、危害。
防治方法:发现有堆蜡粉蚧危害时,少量的可用镊子将虫体夹出来杀死;发生较为严重时,可在堆蜡粉蚧各代卵大量孵化时,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蚧螨灵80倍液防治;还可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