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药用价值
山茱萸开花早,几乎与迎春花、山桃花同时开放,而且花期长、花量多而密,开花时满树金黄,耀眼夺目。深秋降温后的温差大于10℃时,最低温在5℃左右约3~5天,山茱萸的叶色很快由绿变紫而后变红,一般可持续10~20天,满树红艳,十分喜人。
入秋果实成熟后,一粒粒红果缀于绿叶间,犹如红宝石般晶莹剔透,惹人喜爱。山茱萸是一种可供春季观花,秋季观红叶和红果的优良的园林树种,很有观赏价值。
山茱萸成熟的果实是常用中药,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干燥后的果肉药用名称为“枣皮”或“山萸肉”,不仅有药效,其营养价值也很高。
山茱萸的基本常识
中文名:山茱萸
别名:药枣,枣皮,山萸肉(果肉的药名),仙寿果,山萸果,实枣儿
学名:Cornus officinalis(或Macrocarpinum officinalis)
英文名:Japanese cornel,Japanese cornelian cherry
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植物科属: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
园艺分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开花季节:春季开花(先开花后展叶)
花期:3~4月
果期:核果9~10月成熟
花色:花瓣为黄色
叶色:绿色,秋后叶子变红,叶红期为10~11月。
果色:成熟时为深红色
山茱萸的产地及分布
原产于我国,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地区,山西有较多人工栽培。为我国特有植物。自然生长于中低山区海拔400~2000米,于阴湿河谷或混交杂木林中及林缘。
山茱萸属植物共有4种,分布于欧亚及北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两种原产及引种栽培一种,习性与山茱萸近似的有:
川鄂山茱萸(Macrocarpinum chinensis或Cornus chinensis),树皮色深,为黑褐色,幼枝紫褐色并密被灰色平伏毛。叶下面脉腋为灰色簇毛,侧脉仅5~7对。核果长不足1厘米,成熟时颜色深,为紫红色至黑色。产于河南、陕西、甘肃至两广北部。
大果山茱萸(Macrocarpinum mas或Cornus mas),分枝矮呈灌木状。叶片稍大,下面脉腋簇毛为白色,花序稍大。核果椭圆形,红色,长1.5~2厘米,直径1厘米。原产于欧洲,开花稍早。北京、上海均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早已开花结实。
以上两种山茱萸均有药用价值,但药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