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巴氏杀菌奶
法国科学家“Louis Pasteur”在一个世纪前首先发现了巴氏杀菌法,用于防止牛奶和酒精饮料腐败变质。几年后,美国政府发现巴氏杀菌奶还可以预防食物病原体传播。
巴氏灭菌法最早仅限于发酵过程,帮助避免牛奶,葡萄酒和其他液体的腐败。该方法通过杀死快速生长的有机体给牛奶消毒。但巴氏杀菌法不会杀死生长缓慢的有机物,因此对消费者没有损害。
牛奶巴氏杀菌与变质
牛奶巴氏杀菌涉及将牛奶在15秒内迅速加热到165º F,然后快速冷却到40º F以下。尽管牛奶中的大多数细菌有益消费者健康,但没有经过巴氏杀菌的牛奶保质期较短,不但容易迅速变质,还会携带危险病菌。
牛奶的巴氏灭菌与病原体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早在二十世纪初原始奶就被发现可以传播肺结核,布鲁氏菌病,白喉,猩红热和Q热等病菌。而这些疾病危险随着更安全的食品加工和巴氏杀菌法出现而大幅度降低。巴氏杀菌能灭活牛奶中来自外部污染的病原体。
可以在巴氏杀菌过程中消灭的病菌包括:
- 沙门氏菌:是一种可以在土壤中生长并通过动物饲料及乳液传播的有机体。
- 李斯特菌:可以在土壤中发现,容易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如死产和婴儿死亡。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通过水和温血动物传播的病菌,容易引起与阑尾炎有关的症状。
- 空肠弯曲菌:可以在生牛奶和肉类中发现,能导致呕吐,腹痛和出血性腹泻。
-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通过伤口进入乳液,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导致疾病。
- 大肠杆菌0157:H7是一种大肠杆菌来源,可以在高于40º F储存环境的牛奶中生长。巴氏杀菌法能杀死这种细菌,并防止大肠杆菌生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