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会造成失明?
糖尿病增加眼病风险
在美国,大约有40%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存在某种形式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种眼病也叫做眼睛视网膜非炎症性损害,大多数是血液供应问题引起的。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部,并对光敏感。视网膜病造成视力下降并最终导致失明。此外,糖尿病还有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睛疾病的高发风险。
视网膜病变早期
早期视网膜病也叫做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良会导致眼睛内的小血管变得特别脆弱,并发展成叫做微动脉瘤的弱斑点。液体会渗漏进这些负责精确视力的斑点。这种问题也叫做黄斑水肿。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一些受损血管被关闭,因此阻塞供应给视网膜的血液。视网膜病变的这一阶段不会有新血管生长。
视网膜病变晚期
在视网膜病后期,眼睛有新毛细血管生长以便于给受损部位提供血液。这也是视网膜病变经常被叫做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所在。这些新毛细血管很脆弱,它们出血会严重降低视力并导致失明。在某些情况下,出血还会造成视网膜脱离。
风险因素
根据美国威斯康星洲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3.5%的1型糖尿病和1.6%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失明。发展成视网膜病变的主要风险因素是疾病持续时间。在这项实验中,诊断为糖尿病3年以上的病人患视网膜病的比例超过8%,5年以上患者超过25%,而15年以上的人患病率高达80%。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得到适当治疗,从早期糖尿病发展到失明需要15年时间。
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有助于预防失明
早期发现问题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眼睛一次。如果看东西模糊,应马上看眼科医生。例如,通过甲福明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水平或改变生活方式能有效减缓视网膜病变发展速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