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兰的图片资料
文殊兰叶丛优美、淡绿、素雅,花洁白、清秀、芳香宜人,是一种优良的园林和室内装饰花卉。文殊兰全株有毒,当中以鳞茎毒性最强。误食可引致呕吐,腹痛,先便秘后剧烈下泻,呼吸不整,脉搏加快,体温上升等;大量误食可引致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
文殊兰的主要变种有:中国文殊兰(var. sinicum. Baker),叶缘波状,花被筒与裂片均较本种为长,有花叶类型。花期春、夏季。
文殊兰的同属植物约有100种以上,多数分布于南北半球热带及亚热带海岸,偶有生于河畔沙地或沼泽附近,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西南文殊兰(C. latifo lium L.),又叫印度文殊兰。株高30~60厘米。鳞茎球形,直径达15~20厘米,颈部短。叶片带状,长约70厘米,宽3.5~10厘米,伞形花序着花10~20朵。花高脚碟状,白色有红晕;花被筒长约9厘米,稍弯曲,带绿色,檐部水平开张,裂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7.5厘米,宽约1.5厘米,外侧中央淡红色。小花梗极短。花期夏季。原产我国云南、广西、贵州;以及越南、印度和马来西亚。生于河床沙地上。
长叶文殊兰(C. longiflium),叶片较狭窄,宽不及8厘米,边缘粗糙有小锯齿。花12朵左右,漏斗状,白色或粉红色。原产南非。本种有红花和白花两个变种。
南非文殊兰(C. longifolium Thunb.),又叫好望角文殊兰。株高40~60厘米。鳞茎为长颈瓶状。叶片多数,带状,长约1米,宽约7厘米;边缘具锯齿,有白霜,花葶长7~11厘米,花被裂片与筒部几乎等长。白色,外侧带红晕。花期很长,夏季开花。原产南非。本种较为耐寒。有白色变种。花钟形,白色,比原种美丽,耐寒性强,用作杂交的亲本。
穆尔氏文殊兰(C. moorei Hook. F.),又叫粉花文殊兰。株高60~150厘米。大型鳞茎卵形,直径约15厘米,高约45厘米,子球多数,叶片12~15枚,带状,革质,长60~90厘米,宽7~11厘米,鲜绿色,叶缘有款锯齿,伞形花序着花6~10朵。花白色带粉色。筒部长约10厘米,带绿色。有芳香。花期夏季。原产南非的纳塔尔和卡布拉利亚。有白花和叶片上有黄色条纹的斑叶变种。
红花文殊兰(C. amabile Donn.),又叫苏门答腊文殊兰,是花色最艳丽的一种。株高60~100厘米。鳞茎较小,颈部长约30厘米。叶片20~30米;叶片长90~120厘米,宽7.5~10厘米,带状,全缘,鲜绿色。花大,碟状,20~30朵小花聚生成伞形花序,有强烈的香气;花被筒部暗紫色,长8~12厘米;花被裂片内面白色或带红色有紫红色纵纹,反卷,长10~15厘米,宽1~2.5厘米,其外侧紫红色。花期夏季,不能结实,子球繁殖。原产苏门答腊,我国云南多有栽培。
北美文殊兰,鳞茎生匍匐枝,卵形,颈部短,直径约10厘米。叶片6~8枚,狭带形,长1米多,宽4~5厘米;钝头,缘具细齿。花葶高50~75厘米。着花2~6朵,一般为4朵花,乳黄色,有香气。裂片线形,筒部与裂片等长或稍长,绿色,花期春季至夏季。原产北美乔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的河湖地带。
斯里兰卡文殊兰(C.zeylanicum L.),鳞茎球形,直径12~16厘米,颈部短。着生叶片6~12枚,带状,长60~90厘米,宽7~12厘米,鲜绿色。花葶粗,着花10~12朵;花漏斗形,筒部长7~15厘米,弯曲;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尖;花白色,具红色条纹,有香气。花期早春。原产亚洲和非洲热带。
宽叶文殊兰(C. moorei),叶片宽大,边缘光滑,花漏斗状,玫瑰红色。产于南非。
文殊兰的基本常识
中文名:文殊兰
别名:白花石蒜,十八学士
学名:Crinum asiaticum
英文名:Poison bulb(有毒的鳞茎),grand crinum lily,Spider Lily
植物科属:石蒜科(Amaryllidaceae),文殊兰属(Crinum)
园艺分类:多年生常绿球根草本花卉
开花季节:秋季开花
花期:花期很长,7~9月。
花香:具有芳香
花色:白色花
原产地及分布:原产亚洲热带,我国海南省有野生分布,广东、福建和台湾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畔沙地。原种产于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