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债券存续期?
债券存续期(Bond Duration),“存续期”有时也被称为“久期”、“持续期”。从广义上讲,就是在债券发行到期之前必须经过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随着到期日的逐渐临近,该债券的实际价值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当适用利率保持不变的时候,计算债券的价值存续期就相对简单些,当然,确定浮动利率债券在到期前的某个具体时间的价值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债券存续期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它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债券,并作为衡量发行债券的价格对利率变动所表现的敏感度的一种方法。衡量债券存续期的时间通常为几年,同时也十分重视每一年度的债券的实际价值。在债券发行期间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利息很容易被确定,只要咨询一下债券发行本身的一些相关条款和条件即可。对于具有浮动利率的债券,需要确定的是:现行利率就是当前应该支付的利息。
或许有人会认为30年期的国债是最安全的投资,但是如果他们不理解债券存续期的动态,就可能会冒很大的风险。债券市场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利率风险。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债券的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多少?这是可以概略估算出来的。存续期不像到期日,它把在持有债券期间所支付的利息也考虑在内。基本上,存续期是从某债券或债券投资组合的所有收入来源的到期日的加权平均数。
有一些不同的公式可用于确定债券存续期。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麦考利存续期。它由美国经济学家麦考利(Frederick Macaulay)于1938年提出,它是一种利用债券的平均流通期间,来衡量债券价格波动性的分析方法。如果加权的是适用于当前的债券利息期的贴现现金流量,此方法可以确定与债券发行相关联的加权平均到期日。麦考利存续期背后的想法是使存续期可根据浮动利率更加容易地确定某债券发行期间的风险等级,或者甚至被提前赎回的可能性。
存续期的长短取决于收回投资成本的速度的快慢。零息债券由于直到到期日才有现金流入,所以存续期间等于到期年限,在到期前有利息支付的债券的存续期都小于到期年限。 当债券到期年限相同时,票面利率越低,存续期间越长。 另一方面,如果票面利率相同,则到期年限较短的债券的存续期也较短。
存续期间越长的债券,其价格波动性越高,反之则越低,利用这个特性,预期市场利率上升时,投资组合应增加到期期限较长的债券,若预期市场利率下跌,则应增加到期日较短的债券的持有比重。利用存续期的特性,只要持有债券的存续期间与预计投资期间相同,也可以收到保障到期收益的效果,即所谓的“存续期间配合策略”。不过利用存续期间规避利率变动风险也有其盲点,精确地估计债券价格变动仍须衡量各个债券的凸性。